2017-04-09 | ◎ 方鶴璇/加拿大報導

每年的教師培訓,素里人文學校管惠美校長都會鼓勵儲備老師與在職的老師參加,此次也不例外。不同的是,今年我是第一次以教務主任的身分參加,也是第一次上台與台下的老師們分享,感覺很不一樣。

首先,由曾淑珍師姊為大家帶來的第一堂課是「人文教育 希望工程」。看似嚴肅的課程,淑珍師姊詳細的為大家介紹慈濟的發源、四大志業以及教育理念,讓我覺得可以在慈濟教育志業中盡一份心力,是很驕傲的一件事,更多了一份使命感。因為在慈濟,不只是教中文,也教人文。

「靜思語教學」是慈濟人文學校的特色。管惠美校長分享的「靜思語教學的精神與內涵」這堂課,生動活潑的帶動方式,不但讓整個會場充滿了笑聲與朝氣,同時也很清楚地提出「靜思語五段式教學」的重點。

「五段式教學」,包含了體驗、講述故事、省思、靜思及生活實踐,其中又以「生活實踐」為最重要的一環。透過實際做的過程,孩子們才能體會到靜思語的真正含意。

高貴林人文學校林麗琴教務主任,與大家分享如何將「靜思語五段式教學」帶入課堂。麗琴主任以一個中心德目為主題,分享了各個年段的體驗活動,大家就像學生一樣玩遊戲,每個人都很熱絡的參與其中。

慈濟人文學校的教師優雅大方,而這份氣質,也會直接帶給孩子正面的影響。林秋月師姊帶給大家「慈濟人文及教師形象」,正如秋月師姊平時總是笑咪咪的輕柔優雅,真正是一個模範形象的示範。

第一次在這麼多老師面前分享,真的很緊張,就怕班門弄斧。但是,用心就是專業,希望用我的經驗,能帶給大家一個簡單容易教學的方式,讓老師及孩子都能很快地學會漢語拼音。

許多從中國來的老師,與大家分享她們小時候,學習漢語拼音的方法;在座的老師也把握機會向中國來的老師請益。教學相長,難得有交流的機會,讓彼此都更加精進。「如何教漢語拼音」最是讓我受惠的一堂課。

用心班級經營的本拿比人文學校劉憶蓉主任,不吝與大家分享她的「班級經營妙錦囊」。憶蓉主任常用的教學方式—「製作作品集、收集孩子們的相片、與家長分享等。」她的用心,不但讓我們感動,相信家長與孩子更是感動。

憶蓉主任說到,她經常在路上被好多年前教過的學生家長認出來時,我的心裡好感動。這些實例,再次應證上午淑珍師姊告訴我們:「教育是大捨無求的希望工程。」

一整天的課程下來,絲毫不覺疲倦,只有滿滿收穫的喜悅。雖然都是熟悉的課程,但是不同的講師分享,就有不同的收穫,讓我回想起剛開始教書的那種滿腔熱誠,非常感恩有機會參加這次培訓。


教學相長,老師們難得有交流的機會,彼此經驗分享「如何教漢語拼音」。(攝影者:吳群芳)
圖二 管惠美校長分享的「靜思語教學的精神與內涵」,清楚提出「靜思語五段式教學」的重點。透過實際做的過程,讓孩子了解靜思語的含意。(攝影者:吳群芳) 高貴林人文學校林麗琴教務主任,以一個中心德目為主題,分享了各個年段的體驗活動,大家就像學生一樣玩遊戲,每個人都很熱絡的參與其中。(攝影者:吳群芳)

Leave a Reply to Anonymous Cancel reply